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環境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全力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發揮效益,為改善環境質量、擴增環境容量、保障環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撐。截至目前,先后完成監測監控站設備更新220臺(套),12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實現自動監測全覆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提升至66.5%,位居蘇北第一。
一是精心謀劃,科學編排項目。堅持將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作為項目編排的前置剛性條件,優先將資金來源有保障、前期工作準備充分的項目編入清單,在全省率先編制《“十四五”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規劃》,分年度編制《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計劃》。
二是全程問效,壓茬推進建設。建立“按月調度、現場督查、定期通報、常態會辦”工作機制,每月調度分析,定期現場督查并下發督查通報,對進度滯后項目及時會商會辦。截至目前,累計組織督查督辦15次,下發督查通報15期,推動解決問題90余個,年內實施的57個重點項目已全部開(復)工、按序時完工16個。
三是積極對接,向上爭取支持。成立生態環境資金項目申報工作專班,編印生態環境資金政策口袋書,建立分層、分級、分類工作調度機制,健全三級幫扶責任體系,全力爭取中央和省生態環境專項資金支持。截至目前,累計申報中央和省生態環境專項資金項目96個,爭取生態環境專項資金6.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