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蘇超”淮安對戰常州的比賽現場,市殘聯與市文旅集團攜手,將殘疾人“美麗工坊”公益標識植入賽場廣告宣傳區。這是“蘇超”賽場首個亮相的殘疾人公益廣告,不僅為這場體育盛事注入了濃濃的人文溫度,更像一把鑰匙,打開了“美麗工坊”這個殘疾人公益品牌通向更廣闊天地的大門,讓它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比賽間隙,由殘疾人精心制作的“美麗工坊”剪紙被贈予參賽球員。一幅幅剪紙作品,以淮安隊隊徽、常州恐龍為元素,栩栩如生、創意十足,將賽場瞬間化作趣味十足的“藝術競技場”,充滿動感與活力,讓球員和觀眾們眼前一亮。場外,“美麗工坊”產品市集熱鬧非凡、人頭攢動。五彩斑斕的剪紙、精致小巧的香包、造型獨特的養生錘等各類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選購。大家被這些飽含著殘疾人匠心的作品所吸引,不時發出贊嘆之聲。
2022年,由中國殘聯和全國婦聯共同發起,各省市殘聯承辦的“美麗工坊”項目正式啟動,旨在促進殘疾婦女就業增收,打造一個集手工傳承、技能培訓、產品加工、市場推廣于一體的殘疾婦女就業綜合平臺。
在淮安,“美麗工坊”已綻放光彩。今年4月的淮安馬拉松賽場上,2萬份“美麗工坊”非遺剪紙宛如精靈,化作流動的風景,其中展翅高飛的大鸞剪紙更是驚艷眾人,引發全網關注。此后,來自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美麗工坊”的殘疾女工的故事在當地口口相傳。淮安大學生畢業典禮上,3200份飽含美好祝福的剪紙被贈予畢業生。如今,“美麗工坊”又亮相“蘇超”,一步一個腳印走進大眾生活,成為淮安一張溫暖人心的公益名片。
一直以來,市殘聯在“美麗工坊”的運行上不遺余力,全心全意為殘疾女工搭建實現夢想的舞臺。一方面,以非遺代表性項目為核心,在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設立非遺大師工作室。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吳小琦精心設計出一系列富有創意的作品。從充滿傳奇色彩的哪吒剪紙,到養生錘、五彩粽、四葉草香包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殘疾人工匠們的巧思與精湛技藝。這些文創產品線下線上銷售都十分火爆,在市政務助殘空間的無聲咖啡店、社區殘疾人美甲室、盲人按摩店等場所,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深受游客和居民喜愛,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餑餑”。
另一方面,市殘聯拓展多元業態,打造更完善的就業平臺。自2023年起,依托淮陰區長江路街道殘疾人之家、開發區億邦殘疾人之家等,不斷完善“美麗工坊”模式。淮陰區慈愛殘疾人之家更是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采取“基地培育+品牌打造”模式,依托就業創業或培訓基地,讓殘疾人創業團隊以志愿服務方式打造品牌。在這里,21名殘疾婦女成長為工匠,她們用雙手創造出10000余件文創手工作品。同時,“信息共享+市場訂單”模式為“美麗工坊”持續賦能,通過與多家單位合作,獲得了大量訂單,讓殘疾婦女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夢想,也讓殘疾人家庭充滿了自豪感和歸屬感。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殘疾人“美麗工坊”手工制作、非遺剪紙等培訓63期,培訓474人次,帶動52名殘疾人實現靈活就業。這一個個數字背后,展現了殘疾婦女們自信自強、感恩奮進的精神風貌,她們用雙手改寫自己的命運,完美詮釋了自強不息的精神。
此次“美麗工坊”亮相“蘇超”,是殘疾人公益和文化、體育、旅游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嘗試。它讓更多人看到殘疾人的智慧與力量,也讓全社會感受到扶殘助殘的溫暖與美好。隨著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相信會有更多像“美麗工坊”這樣的公益項目落地生根,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