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2025年淮安市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出臺,從靶向培育、政策支持、服務保障三大維度,為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按下 “加速鍵”,旨在破解發展難題,加快推進專精特新企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長,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行動方案》的主要目標為:培優培強專精特新企業矩陣,健全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梯度成長培育體系,集聚一批專注細分領域、生產管理精益、掌握核心技術、聚力科技創新的優質中小企業。至2025年末,累計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500家。
在企業培育方面,《行動方案》明確靶向策略。聚焦省“1650”產業體系、市“7+3”先進制造業集群和“353”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構建“儲備—培育—提升”全鏈條培育機制,暢通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通道。通過建立“金種子”培育庫,對重點培育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行“一戶一檔”管理,量身定制提升計劃與服務清單,確保培育工作有的放矢,讓企業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做大做強。
政策支持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市在工業強市引導資金中設立專精特新專項,構建全方位政策扶持體系。《行動方案》在延續對獲評專精特新企業獎勵的基礎上,新增多項激勵措施:對首次獲評國家和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區域給予獎勵,對超額完成專精特新企業投資建設項目的縣區(園區)予以獎勵;對企業設備投資進行貸款貼息,并上浮研發費用補貼,以“真金白銀”的投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與投資熱情。
優質的服務是企業發展的堅實后盾。我市著力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專精特新企業項目核準備案、工程規劃等審批程序,提升辦事效率。進一步拓展“淮企小秘書”功能,打造線下線上融合的公共服務平臺。圍繞政策解讀、產業鏈對接、投融資服務、人才培養等企業發展關鍵環節,構建“四鏈融合”綜合服務體系,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我市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上持續發力,堅持分層梯度扶持和分類靶向培育并舉,通過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專題巡診等精準解決企業發展痛點,取得顯著成效,企業質態不斷優化。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為主導的專精特新企業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2024年,全市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實現開票銷售710.18億元,有力帶動了中小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