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江浦區針對現存“廠中廠”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差、工業用地低效等突出問題,圍繞“減總量、控增量、優存量”目標,系統推進“廠中廠”專項整治,實現了本質安全水平、環境容量儲備、土地利用率等的顯著提升。
固本強特 提升管理質效
由區安委辦牽頭,多支執法力量共同開展“廠中廠”摸排行動,共摸排出租主體85戶、承租主體252戶。針對“廠中廠”企業出臺《工業廠房出租管理辦法》,圍繞規范出租行為、協調管理、風險管控、應急能力提升等四個方面制定17條具體實施細則,明確出租行為“十不準”、日常管理“十必須”,全面推廣“安全管理一張圖”“應急處置一張圖”“一鍵響鈴”等務實管用措施。突出以科技賦能安全生產,以“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為抓手,搶抓“智改數轉”三年計劃有利時機,持續加大擬重點發展企業扶持力度,加快企業“智改數轉”步伐。目前已實施“智改數轉”項目22個,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星級上云企業18家,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源頭管控 引進優質項目
該區制定出臺《“廠中廠”項目入住評審制度》《“廠中廠”不予準入清單》等,完善用好可承租行業項目“白名單”與“黑名單”兩張清單,切實把牢“項目準入、環境評估、消防審驗、‘三同時’驗收”四個關口,從制度上防止落后產業、高危行業落地以及新的“廠中廠”企業形成。圍繞落實“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要求,突出以新醫藥及大健康食品、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三新”產業為主導,成功引進東煦電子、錸芯半導體、世田谷生物科技等6個優質產業鏈項目落地建設;特別是清江浦經濟開發區今年上半年新招引的42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中,投資主體是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有32家,有力推動開發園區產業煥新升級,都市型科技工業園初具雛形。
重拳出擊 根治沉疴痼疾
按照“培植一批、提升一批、清理處置一批”的總體思路,緊盯“廠中廠”這一生產安全事故高發、多發的“重災區”,該區通過問詢談話、執法檢查、行政處罰等方式開展專項整治,已累計清理地塊70處、收儲土地3482畝,涉及低效企業主體253戶,其中“廠中廠”出租主體60戶、承租主體193戶,整體進度超75%;整改各類問題隱患1130條,整改完成率94.74%。值得一提的是,清江浦經濟開發區搬遷了5家危化品運輸企業并集中統一管理,為園區推進整片區空間重構、資源重組、品質重塑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綜合治理,該區土地收儲成本由每畝150萬元降至77萬元,土地利用率提高12.43%,“小散亂”企業得到有效清理,“廠中廠”數量大幅削減,新發展規上企業24家,全區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