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專題 工作進展
今年,我市積極探索維修資金應急使用,兩項工作經驗入選《全省物業管理服務可推廣經驗做法(第一批)》。為全省物業管理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 “淮安方案”,彰顯了淮安在破解物業治理難題上的創新智慧與實干擔當。
經驗一:優化制度設計,筑牢消防隱患整改“安全防線”
維修資金應急使用是保障小區公共設施正常運轉、維護業主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環節。淮安深知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在優化維修資金應急使用機制上精準發力,為小區消防隱患整改工作按下“加速鍵”。
市住建局積極完善政策體系,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維修資金應急使用政策,為應急使用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撐。同時,不斷細化和完善應急使用制度,明確應急使用的申請條件、審批流程、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確保每一筆應急資金都能用在“刀刃上”。此外,淮安還清晰界定了維修資金應急使用范圍和認定方式,將與業主生活息息相關、存在緊急安全隱患的事項納入其中,特別是緊密結合高層建筑消防隱患“一件事”全鏈條治理工作,將消防設施維修、更新、改造等納入應急使用重點范疇。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淮安有效推動了小區消防隱患整改工作的高效開展。以往,部分小區因消防設施老化、損壞等問題存在安全隱患,但由于維修資金使用流程繁瑣、機制不健全等原因,隱患整改工作遲遲難以推進。如今,在優化后的制度保障下,小區消防隱患整改申請能夠快速受理、高效審批,也可以先行組織維修,后期依規補齊手續,確保小區消防設施盡快修復、更新,為業主營造了安全、穩定的居住環境。
經驗二:創新試點探索,破解“電梯維修慢”民生難題
電梯作為高層住宅小區業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運行安全與維修效率直接關系到業主的日常生活質量。針對以往部分小區存在的“電梯維修慢”問題,淮安積極開展探索試點,創新電梯應急維修服務機制,切實解決業主的“急難愁盼”問題。
市住建局通過聯合發文,明確了住宅電梯使用單位、檢驗機構及監管部門在電梯應急維修中的職責與分工,形成了多方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大力簡化電梯應急維修流程,減少不必要的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間,為確保業主出行,可以先行組織維修,后期依規補齊手續,為電梯應急維修開通“綠色通道”。此外,還為相關單位提供了全流程操作指引,確保電梯應急維修工作有序、高效推進。
創新電梯維修服務機制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往,電梯出現故障后,往往需要經過繁瑣的流程才能啟動維修,業主長時間面臨“出行難”問題。而現在,在新機制的保障下,電梯故障能夠快速響應,維修流程大幅簡化,維修效率顯著提升。
“示范引領全省,助力物業治理水平提升”
淮安此次入選全省首批推廣清單的兩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服務經驗,具有鮮明的創新性、實用性和可推廣性,不僅切實解決了淮安物業管理中的痛點、難點問題,提升了業主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更為全省物業治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當前,江蘇省正積極推動物業管理服務高質量發展,著力解決物業管理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淮安將繼續在物業管理服務領域不斷探索創新,持續優化維修資金應急使用機制,提升物業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更多可推廣、可復制的 “淮安經驗”,為全省物業管理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