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應該知行合一,要加大創業就業實踐實訓平臺建設,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提升整體素質。”作為淮安土生土長的青年企業家,市政協委員、江蘇創堯科技集團董事長陸堯特別關注青年人才培養問題。
陸堯說,近年來,不少高校畢業生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作為創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創業實踐需要相應平臺的支撐。沒有創業實踐平臺,學生很難了解真實的創業過程,體驗真實創業的艱辛。通過實踐訓練,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就業素質都能得到提高,可以盡快適應職場環境,為以后順利創業或就業奠定基礎,做到創業有門路、就業有出路。目前,淮安創業就業實踐實訓平臺的數量依然偏少,質量還有待提高,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年人才的培育,也不利于淮安籍學子回淮創業就業。
陸堯建議,要加大對“學淮、留淮、建淮”人員的數據統計力度,及時掌握在淮青年人才動向,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可以聯合市人社、科技、文廣旅游、工信、商務等部門及高校,加大對創業就業實踐實訓平臺的專項政策支持,讓平臺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培育更多青年人才,孵化更多中小企業。實踐實訓平臺自身要加強與當地青商會的交流合作,積極舉辦創業賽事,健全課程體系,搭建數據平臺,不斷提升自身運營孵化能力。作為青年人才的聚集地,高校應該加大對“創就實踐平臺”建設的參與度,對參與時長進行課時認定,鼓勵老師帶頭成立工作室,推動優勢科研資源轉化為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