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陳之常來到淮安區代表團,與代表們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聽取代表們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和建議。市領導周茂萱、張笑參加審議。
在審議中,顏復、戚允升、陳建琳、吳旭峰等代表重點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緊扣全市發展大局踴躍發言,就鄉村振興、醫療衛生、產業發展等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大家一致認為,報告對過去一年工作的總結全面客觀,對2023年的工作部署科學務實,是一份指導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好報告。
陳之常認真聆聽大家的發言,對代表們建真言、獻良策、謀實事的務實作風給予肯定。陳之常說,剛剛過去的一年,淮安堅定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大局穩定、動能增強、預期改善的良好局面,特別是淮安聚焦產業短板,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一批百億級項目加快落地,重特大項目攻堅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殊為不易的成績,這是大家共同奮斗拼搏取得的。
陳之常指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的啟程之年,也是牢記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更好展示“象征意義”再出發的起步之年。各地各部門要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153”發展戰略為淮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總藍圖、總抓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體要求,堅持“對標找差、補短強特”科學方法,堅持“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底線思維,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持續向好,推動各項工作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確保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要求再出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開好局、起好步。
陳之常強調,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要爭先。全市上下要持續鞏固大干項目、快上項目的良好態勢,在“十四五”期間持續發力,堅持把重特大項目的培育、招引和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最強勁引擎,加快補齊發展短板,彰顯淮安生態資源優勢,走一條因地制宜、貫徹新發展理念、體現淮安特征的高質量跨越發展之路,努力讓“運河之都”“壯麗東南第一州”的繁華盛景在淮安生動再現。
陳之常指出,周總理家鄉是淮安區也是全市最大的名片?;窗矃^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努力建設成為全市展示‘象征意義’的窗口”定位要求,彰顯“窗口”的擔當作為,體現“窗口”的地位魅力,以周恩來總理崇高精神品質進一步凝聚激發干部的能力水平。要聚焦產業不強、園區分散短板,集中力量抓好園區優化整合,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產業承載能力。要著重抓好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傳承和更新,讓歷史文化名城散發應有的魅力。要抓好城鄉統籌文章,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希望淮安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腳踏實地,創新實干,努力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成績,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為全市人民贏得新的更大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