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淮安市反詐工作開展情況,提升全市反詐宣傳服務質量,市公安局針淮安市反詐宣傳公眾知曉情況開展了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如下:
1.參與者中,年齡18歲以下的占0%,18-60歲的占100%,60歲以上的占0%;
2.參與者中,在職人員占98.41%, 其他人員占1.59%;
3.參與者中,非常了解“電信網絡詐騙”概念的占74.6%,了解一些的占25.4%,不了解的占0%;
4.參與者中,認為容易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的人群為:老年人占1.59%,大學生占1.59%,職場人士占0%,小學生占0%,所有人占96.83%;
5.參與者中,已經關閉手機境外來電及短信功能的占85.71%,未關閉的占6.35%,不知道如何設置的占7.94%;
6.參與者中,通過哪些渠道接觸反詐宣傳,講座占55.56%,短視頻/直播占95.24%,新聞媒體占87.3%;宣傳單/海報占77.78%,親友提醒占42.86%,從未接觸的占0%;
7.參與者中,參加過多次反詐宣傳活動的占57.14%,參加過一次的占22.22%,沒參加過的占20.63%;
8.參與者中,當遇到投資或者刷單時,對方讓提取現金或購買黃金,郵寄或送至指定地點,認為應該報警,這是詐騙的占100%;
9.參與者中,認為哪個是全國反詐勸阻專線號碼,96110占98.41%,110占0%,12345占0%,不知道占1.59%;
10.參與者中,是否收到過冒充公檢法人員的來電,稱您涉嫌違法需要配合調查并轉賬到“安全賬戶”?(公安機關沒有安全賬戶,也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案)收到過的占25.4%,沒收到過的占74.6%;
11.參與者中,接到自稱是客服的電話,說您購買的商品有質量問題可雙倍退款,需要您提供銀行卡信息,會提供的占3.17%,不會提供,會去找官方客服詢問的占93.65%,不確定的占3.17%;
12.參與者中,如果熟人通過微信向您借款,理由是緊急情況,認為應該直接轉賬的占0%,電話或見面核實后再決定占77.78%,拒絕借款占22.22%;
13.參與者中,對于“刷單返利”詐騙的特點,表示了解,是先給小利再讓投大錢最后失聯占95.24%,不太清楚占4.76%,不了解占0%;
14.參與者中,對于微信、支付寶里的百萬保障,認為按照保額收費的占25.4%,免費,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百萬保障都是免費的占74.6%;
15.參與者中,和陌生人“屏幕共享”,認為沒有風險的占4.84%,認為有風險,“屏幕共享”=共享錢包的占95.16%;
16.參與者中,了解“中獎詐騙”的常見套路(比如先讓交手續費再領獎,最后領不到獎)的占92.06%,不太了解占4.76%,不了解占3.17%;
17.參與者中,對于是否會在鏈接中填入手機號碼、銀行卡號、密碼、短信驗證碼,表示會的占0%,看對方身份占7.94%,不會填,填了以后銀行卡內的錢會消失占92.06%;
18.參與者中,認為“虛假投資理財”詐騙的特點是承諾高額回報,誘導投資占12.7%, 開始有小額收益,后期無法提現占6.35%,有時需要兌換美元進行投資0%,以上都是占80.95%;
19.參與者中,當發現自己可能遭遇詐騙時,認為第一時間應該報警的占100%;
20.參與者中,對于是否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表示已安裝,每周登錄一次占65.08%,未安裝,但知道這個APP占34.92%,不知道這個APP占0%;
調查結果顯示,我市市民對于反詐宣傳知曉率較高,絕大多數民眾肯定宣傳效果并具備基礎防范意識。然而挑戰依然存在:部分群體對術語化、套路化的宣傳接受度較低,針對部分新型詐騙手段的解讀存在滯后性。此后會進一步提升宣傳精準度、創新宣傳形式與內容,協同社會各方力量,形成反詐合力,筑牢安全防線。
相關信息:淮安市反詐宣傳公眾知曉情況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