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編制此報告。報告主要由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六部分組成。報告中所列數據統計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淮安市洪澤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聯系(地址:淮安市洪澤區洪澤湖大道90號,郵編:223100,電話:0517-87222589,電子郵箱:hzzwgk@126.com)。
一、總體情況
2020年全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全面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部署,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優服務,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關注關切,持續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全面推進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著力加強政策解讀。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政策解讀力度,加強輿論引導,全面闡釋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各項政策舉措及其效果,主動回應經濟社會熱點問題,釋放更多積極信號,為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營造良好輿論環境。2020年我區共編制發布政策解讀19份,內容涉及醫療保險、住房保障、教育衛生等多方面內容,全面回應了群眾關切。
(二)加大公共衛生領域信息公開。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關于主動公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及時準確發布疫情信息。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疫情信息發布工作,在洪澤發布微信公眾號創建“疫情速報”欄目,依法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讓公眾實時了解最新疫情動態和應對處置工作進展,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宣傳支撐。
(三)加強政務新媒體監管。對全區政務新媒體實行備案管理,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政務新媒體分級登記備案制度、內容發布審核制度、日常監管維護制度。同時嚴肅整改落實省、市通報的問題,舉一反三,不斷提升政務新媒體運維管理工作質量,確保政務新媒體監管責任明確、管理到位、運行正常。同時,加大規范性文件和解讀信息發布的頻次和力度,不斷強化發布、傳播、互動、引導、辦事等功能,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實用的服務。
(四)加大重點領域公開力度。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結合本級政府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督促鎮(街道)、有關部門梳理細化重大建設項目、義務教育等26個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編制完成本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及時對外公開各類政府信息1601條。
(五)規范依申請公開。新《條例》正式施行后,按照國辦、省、市的要求,重新規范了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說明,進一步明確如何申請、怎樣辦理、多久答復、是否收費、注意事項等關鍵環節工作要求,為公眾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提供清晰指引。按照要求,依法做好依申請公開的受理、答復和登記轉辦工作。2020年共辦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向區政府及區政府辦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件,依法按時辦結3件,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0件;無行政訴訟案件、行政復議案件。
(六)強化監督保障。一是強化目標考核。繼續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體系,對納入考核范圍的各鎮(街道)及相關區直部門進行了評分和排序,并將考核結果報督考服務中心計入年終考核得分。二是強化隊伍建設。按照政務公開工作要求,每個單位固定分管領導及主要負責同志,同時各單位人員變動及時向區政府辦政務公開科進行報備。三是強化督促落實。針對部分單位政務公開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定期提醒通報,發交辦單,進一步提升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制作數量 | 本年新公開數量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規章 | 0 | 0 | 0 |
規范性文件 | 2 | 2 | 17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496 | 0 | 625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729 | 0 | 978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5457 | 0 | 4619 |
行政強制 | 215 | 0 | 220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0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政府集中采購 | 0 | 0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 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 然 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3 | 0 | 0 | 0 | 0 | 0 | 3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 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3 | 0 | 0 | 0 | 0 | 0 | 3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 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 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總計 | 3 | 0 | 0 | 0 | 0 | 0 | 3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 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 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 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0年,雖然我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對落實“公開是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工作要求還有差距;二是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缺乏相關業務培訓學習的機會,工作人員大多數為兼職,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三是政務新媒體監管方面,互動渠道不暢通、表述不規范、更新不及時的問題仍存在監管盲區。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區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各項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扎實推進全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為各部門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切實增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動性、協調性和實效性。二是進一步加強業務培訓。通過專題會議、專題講座等方式,組織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業培訓,及時總結交流經驗,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政策把握能力、解疑釋惑能力和回應引導能力。三是完善政務新媒體日常運維機制,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嚴格執行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提高政務新媒體的服務能力。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